论坛 > 公共交流
[时讯快报]精华资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战问题
  • teacher021

身份: 辅导教师
头衔:超级版主
帖子:3982
最后登录:2023-09-07
发表于:2015-06-15 21:11 状态:审核通过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战问题

         2015-06-10 来源:中国会计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编制的,对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资本金预算收入应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和支配的一切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金收益即国有资本运营中产生的增值,如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份制企业国有股股东收益、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等。

  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并不陌生,如何更好运用于实际中或者说在当下如何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好预算的管理工作,本文就对此进行一定的介绍解析。

  如何更好的进行企业的管理?首先就需要从小处着手,勤勤恳恳的做好每一步,使得企业更好的进行发展。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的第一步,如何更好的对于企业进行其的实施呢?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编制的,对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主体、程序及范围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功能的实现。因此,尽快采取措施完善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是迫切需要的。

  本文中,笔者拟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先进的预算管理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对策。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涵义及内容

  国有资本预算包括国有资本变现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两部分。国有资本变现预算是5-10年的中长期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年度的短期预算,短期预算要服从中长期; 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国有资

  产所有者的身份编制的,确定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内容,应以国家是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为依据。

  国有资本金预算收入应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和支配的一切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金收益即国有资本运营中产生的增值,如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份制企业国有股股东收益、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等;另外,还包括资本性融资收入、资产转换收入、政府部门专项基金收入和其他预算结转收入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应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采用无偿或有偿投资方式用于经济建设及国有资本再投资等支出,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金投入、国有资本运营支出和债务性支出等。

  二、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政府预算是国家管理政府收支、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将其依法拥有或支配的货币资金用于资本性投入的收支计划,是政府复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预算的实施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于市场机制储蓄与投资活动,直接参与到整个市场的总供求平衡。政府通过调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以缓解宏观经济的“过热”或“过冷”问题,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框架,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重要途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公共预算分离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框架的必然选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公共预算的重要补充,二者的有机组合必将极大地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3.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国有经济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主力作用,伴随着国有经济规模的壮大,我国逐渐积累了庞大的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本存量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国有经济的症结所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需要借助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现有国有经济按照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企业规模经济化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保证重点。

  三、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仅仅只有少数部门开始试编部门预算,其他部门预算都是由财政部门代编,这些部门的预算编制仍旧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部门经费多少不是取决于事业发展和本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而是取决于原来的基数,多年运用下来,致使年度预算核定支出指标与实际需要大相径庭,使我国的预算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是流于形式。

  2.预算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主要是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一方面,供给范围过大,超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范围; 另一方面,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却无力保障。《预算法》规定,预算支出的范围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国防支出等。但在现行预算编制中,预算支出安排往往超出范围,致使有限的财力不能保证重点,影响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

  3.追加预算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财政预算预留资金较多,以待年中安排追加预算。预算外资金过多,致使财政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约束力,追加预算的审批不严格或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大,助长了一些部门跑要资金的现象,易于产生腐败。

  四、中美预算编制的差异比较

  美国拥有世界上比较先进的预算编制制度,通过比较中美预算编制制度的主要差异,可以发现我国现行预算编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

  1 .预算编制参与主体的差异。(1) 美国预算编制参与主体呈多元化,而我国的预算编制主体则比较单一,预算编制由政府全权负责,而且政府仅仅依赖财政部门具体负责预算收支的编制。因而,相比较美国的预算编制而言,我国政府预算编制效率是偏低的;(2)我国的预算编制主体和执行主体之间界限模糊。财政部门既肩负组织支出预算执行的重任,又负责政府预算编制的具体工作。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设置显然是不合理的,而美国联邦政府重视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分离。

  2.预算编制范围及收支科目的差异。(1)预算编制范围。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预算编制范围的完整性。完整性原则要求政府预算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必须覆盖政府收支的全部方面,不允许有预算外的资金活动。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预算编制则是不完整的,公共收支被人为地分为预算内、预算外及制度外收支。其中,只有预算内收支真正受到预算的约束和监督,大量的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游离于政府预算范围之外。我国预算编制的不完整,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管理的混乱,而且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2)预算收支科目。美国预算收支科目比较精细,包括类、款、项、目等方面,预算编制精确到具体的人和物。我国预算收支科目简单笼统,不利于增强预算的透明度,不利于预算的执行和监督,从而软化了预算约束。

  3.编制过程差异。美国预算编制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立法过程,程序相当严格,这主要表现为预算审批过程中国会与总统的分权与制衡。美国总统将预算草案提交国会,国会审批后,总统仍有权对预算编制进行部分否决。若国会仍坚持自己的审议方案,就必须重新审批预算草案。我国预算编制则缺乏法治性,从而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的事实。

  4.预算编制手段的差异。美国预算编制技术比较细致复杂。在预算编制方法上采用零基预算法,以零为基数,对各个部门的收支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并确定其收支数额;在预算编制形式上,美国主要采用复式预算,对预算收支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管理。而我国预算编制则相对简单粗糙,预算收支分类不科学,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的收支活动。

  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预算编制

  1.建议政府批准实行预算草案审签制度,在每年财政部门编制出财政预算草案后,由审计部门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计,签署或出具审计意见,然后将预算草案和预算草案审计意见报政府审定。通过这种方式对预算和预算编制情况进行监督。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循序渐进原则;可操作原则;效率原则;收支有度;综合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效益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周期相对平衡原则;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原则;适度负债原则;积极稳健原则;落实国有资产收益权原则;注重效益原则;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原则;遵照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战略及政府政策法规;分级编制;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健。

  3.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我国应改变“基数加增长”的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法、绩效预算法和其他科学方法。同时,通过细化预算编制,引入数理统计方法,把预算偏重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改革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编制机构即预算编制主体,我国目前预算编制任务的承担者是财政部门,由于政府预算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仅靠财政部门一己之力,其行政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我国财政部门既管编制又管执行,无形中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因此,有必要增加预算编制机构,并使支出预算编制权从现行财政部门中脱离出来,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及效力。

        转自于中国会计网http://www.canet.com.cn/caiguan/ysgl/201506/449439.html